|
|
人民幣為什么一定要貶值
整個10月人民幣都在貶值,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突破6.8已經是近在眼前的事情。是否會“破7”,成為人民幣貶值的新話題。說實話,人民幣“破7”是個大概率事件,時間長短而已,不值得熱火朝天地討論。
“6.22”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。去年“8·11”匯率改革以來,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6.22到6.77,貶值幅度接近9%。兩岸“空頭”啼不住,輕舟已過“SDR”。
中國經濟在L型底部已經盤桓多時,連續(xù)三個季度的6.7%并未打消市場擔心,因為民資仍是“貼地飛行”,房地產在遭遇政策急凍之后,新的經濟增長點并不好找。另一方面,美元持續(xù)走強,美聯儲加息靴子隨時落地,全球范圍內資本回流美國躍躍欲試。這是未來一段時間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國內國外因素,貶值既是常識,也是路人皆知之事。
進入10月,中國的三大資產市場,樓市、股市和匯市開始走上不同的道路。樓市又遭遇了“史上最嚴”調控,但樓市依然堅挺,人們也相信一二線城市的房價“越調越漲”。股市受益于樓市的資金外溢效應,連續(xù)出現大幅上漲,連帶著四季度的吃飯行情也被看好。股市雖談不上堅挺,也可以稱之為堅實。相對于前兩者的“堅挺”和“堅實”,匯市則是堅守不住,當不了“匯堅強”,而變成了“匯脆脆”。
一般來說,當經濟上揚的時候,樓市股市匯市這三大市場會同時保持強勢,房價上漲,股價上漲,貨幣升值。現在的美國經濟即是如此。而當經濟放緩的時候,樓市股市匯市這三大市場理論上應該同時趨于弱勢,房價下降,股價下降,貨幣貶值。但現實經濟環(huán)境并非真空,深諳凱恩斯主義的政府不會坐視不理,積極出手救市進行反周期干預已不新鮮。擁有充沛資源調動能力的中國政府更是強勢政府,調控手段更多、力度更大、承受力更強。所以我們看到,處在L型底部且一兩年時間走不出來的中國經濟,樓市形勢一片大好,股市形勢一片小好。盡管人民幣貶值對于樓市股市均是利空,因為前者意味著資本外流、資產價格承壓,但中國特色確實是個萬金油解釋。
然而即使是中國特色,也無法同時維穩(wěn)樓市股市匯市。10月之前,樓市高燒,人民幣穩(wěn)定,背后是外匯儲備做出了犧牲,使得外匯儲備在9月創(chuàng)下五年新低。這是對沖市場預期所必須付出的代價,而且越往后成本越高。畢竟,外儲不是印鈔機里印出來的,對于中國資本市場也是壓艙石,一味消耗在人民幣維穩(wěn)上得不償失,甚至引火燒身。形勢比人強,也比“央媽”強,既然我們只敢調控樓市而不敢打壓樓市,人民幣就只能“有序”貶值,“有序”擠掉一些泡沫。
貨幣超發(fā)信貸井噴下的去杠桿不是請客吃飯,而是實實在在劇烈的疼痛。不想房價跳水式的去杠桿,不想人民幣“無序”貶值式的去杠桿,我們就只能多做改革功課,創(chuàng)造新的經濟,打開新的市場,來消化這無從安放的流動性。
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,物質世界質量守恒。
|
|
|
|
|